学术自述| 太极拳套路分类交流探析——以交流比赛史为立足点
杨建英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方向:武术史
2014-2020年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太极类运动文化的传承体系研究》(14CTY027)时,重点研究的技击对抗类的太极拳和隔网对抗类的太极柔力球的传承发展,同时,在走访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了大众健身类太极拳存在的问题。例如,在调研一些社区的中老年太极拳练习者时发现:他们练习太极拳时,很多技术动作是有悖健康的。当向他们指出问题时,他们振振有词地说:参加了很多大众健身性的太极拳比赛,都要求这样做。这引发了课题组的思考:是不是太极拳比赛规则所要求的技术标准出现了问题?
带着这个疑问,首先查阅了自民国时期太极拳套路交流比赛诞生以来的相关文献资料,特别是自20世纪50年代始相继颁布的各个版本的武术竞赛规则,发现:民国时期,在大型运动会上曾出现了集体太极操表演,虽然也出现过武术套路比赛,但当时的比赛没有分拳种,而且评判标准很简单。因新中国第一届全运会武术比赛的需要,1959年出台的第一部《武术规则》制定了长拳、太极拳、南拳等主要拳种的技术标准,该规则共200多页,相关太极拳的动作组别及基本要求就30多页。
仔细研读之后发现:如果仅仅从健身一个维度考虑,当时的动作标准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之后,随着不同年代不同版本的武术竞赛规则的不断修订,不仅问题依旧,而且愈演愈烈,特别是为对标奥运难美表现型项目于2003年始试行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更是将太极拳套路完全引向了艺术审美的方向,之后的太极拳竞技套路中出现了大量有悖健康的技术。
当然,仅仅站在表现难美的角度,采用这样的技术标准,提出这样的技术导向,可能有其道理,但普通大众通过太极拳健身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标准呢?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学者研究。正因此,一般的基层太极拳套路比赛,多采用90年代版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赛事组织者想当然地认为:太极拳技术变异是由2003年试行版武术竞赛规则导致的,采用以前版本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应该没有问题。殊不知,从健身角度,50年代出版的第一部《武术规则》就出现问题了。由于从不同角度出发,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我们课题组不想否定前人制定的标准,所以提出“太极拳套路分类交流”的思路,即对于追求难美表现的太极拳套路、适于大众健身的太极拳套路、专门服务于技击对抗的太极拳套路分别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
于是,课题组以先期研究及长期的技术实践为基础,确立了服务于技击的太极拳套路、适用于健身的太极拳套路分别应采用的技术标准,并制定了简单的评判规则。研究发现,这两种技术标准更多地是从动态、静态两方面整体把握,更突出呼吸的调节、内在的运动,除了在个别方面有区别之外,整体内容高度一致,但与从技术审美角度的评判标准有鲜明区别。
课题组成员曾根据这样的技术标准带领很多民间太极拳爱好者及高校武术研究生练习太极拳,人们普遍反映:通过这样的练习,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中华武术的内外兼修,练习结束之后,身体感觉非常舒服。还有学员描述:在练习过程中,身体就像水中的章鱼一样柔软地游动。更有学员说:在练习过程中,身体就像飘在地面上的一团气在时隐时现地运行。而按照之前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规定的技术标准练习的太极拳爱好者,膝关节出问题者不在少数。这些都说明了根据不同的技术标准练习而产生的不同效果。由此,更证实了应采用不同的技术评判标准对太极拳套路分类交流的必要性,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凸显了该研究的实践价值。
真诚希望该文能为人民大众通过太极拳健身提供参考,同时也希望诸多武术理论研究者在这个方向上做更深入的探讨,更希望武术主管部门在把关注重点放在极少数武术精英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一下大众健身,出台更完善的大众健身太极拳的技术标准!
文献引用格式:
杨建英,冯香红,徐亚奎,杨建营.太极拳套路分类交流探析——以交流比赛史为立足点[J].体育与科学,2022,43(01):85-95.
程志理与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冠军徐梦桃的训练学对话录
体育与科学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CSSCI来源期刊
国内体育类核心期刊
投稿网站:
http://tyyk.cbpt.cnki.net